你是否也正经历着这样的一些情景:对工作自己明明十分的熟悉,结果汇报时,却让领导听的一头雾水;这个case从头至尾,主要都是你一个人在跟,结果却被同事抢功,对方说的滴水不漏,自己居然哑口无言的反驳不出一出句话。很显然,你就属于典型的职场上“不会说话”。也许你能力很强,做得很多,但如果不太会说话,你的升职加薪别指望比其他同事来得快。卡耐基曾经说过,一个人的成功,知识技能和沟通能力同样重要。空有才能却不善交流的人,是无法笑傲职场的。

蔡康永曾问胡歌:“你喜欢长发还是短发的女生?”
胡歌说:“见到小S之前,我喜欢长发的;见了她之后,我觉得短发的更有魅力。”
蔡康永又追问:“如果有机会可以跟小S去旅行,你会带她去什么城市呢?”
胡歌回道:“带她去她老公在的城市。”
蔡康用又问:“那你愿意给几天时间与小S一起相处?”
胡歌说:“看她孩子吧。”
面对胡歌的回答,蔡康永大赞他:“很会建立和女人之间的安全距离。”
胡歌说话巧妙,连番躲开蔡康永在问题中挖下的“坑”,还顺带把身在台湾的小S盛赞。会说话的人,在面对别人刁难时,都会从容应对,既可化险为夷,又能赢得口碑。可谓,一箭双雕。这样的人,事业又怎能不成功?那些表达能力强的人,会比别人得到更多的机会和人脉。他们一开口,就赢了。职场也是同理,那些在职场上会说话的人,往往都能混的好。
《当幸福来敲门》中主人公克里斯好不容易争取到了面试的机会,这场面试对他来说很重要,是足以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。但是,命运似乎一直在为难这个男人,面试的前一晚他被扣留在了警局直到第二天早上。时间匆忙,他穿着脏兮兮的衣服出了警局直奔面试的那家公司,几位面试官被他惊到了。面试官没好气地问他:我为什么要录用一个连衬衫都没穿的人?场面颇为尴尬,但他机智地回答道:我猜他一定是穿了条好看的裤子。一句话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,很巧妙地化解了尴尬的气氛,最终他也因此获得了这份工作。一个会说话的人,你能感受到话语中的那股巧劲,可以四两拨千斤般地将疑难问题轻松化解。

而那些“不会说话”的人,他们在职场中往往都会有这样一些表现:
不懂得话留三分
职场宜谈工作,公私应有界。与领导与同事在休息时间闲谈时要懂得话留三分。凡事太尽,缘份势必早尽,说话亦是如此,不是心里想什么都得说出来。高手做事,做七分,留三分余地。说话也是一样,点到即止,即使拒绝,也不会让人下不来台。职场里你拒绝别人,有时候说话太直接,就会让人觉得太过无情,觉得你不近人情,说话一点余地都没有。
不懂得谦虚
职场上,会说话的人,都懂得保持谦逊。有的人一旦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就,就要非得闹得满城皆知,让人知道自己有多了不起,然后每次说话字里行间都标榜着自己的功劳。如果你沉浸在自以为是之中,谁的意见都听不进去,也不去请教谁,总觉得自己才是对的,慢慢地谁也不再给你提意见。听不到真话,自己也将很难获得成长。保持谦逊并不是必须要迎合谁,而是在自信与谦逊中保持一种平衡。乐于采纳别人的意见,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,这种能力在职场上十分重要。

不懂得化解尴尬
会说话的人,除了在适当的时候赞美别人之外,遇到尴尬的局面也懂得用幽默化解。很多人就是在遇到很多名场面,比如被人身攻击后,不会化解自己不舒服的感觉,生闷气,不反驳会被说闷葫芦,没骨气好欺负;反驳又被说小家子气,开玩笑至于么。说到,化解尴尬,这一点真的不得不佩服黄渤的高情商。在第30届的金马奖颁奖典礼现场,黄渤由于穿了一条很像“睡袍”的礼服,一上台就被颁奖搭档调侃:“你怎么穿个睡衣就上来了阿?”黄渤机智的回答道:“金马奖我经常来,早已经变成我的家了,在家里,我当然要穿睡衣呀!”赢来了全场一片掌声。
没有谁是天生的情商高手,总有人因为 不会巧言经历了很多我们没遭遇过的痛苦,又比我们想象中的努力,愿意花时间去改变、突破自己。这个时代,只有学会“好好说话”,你才能在职场上比别人走得更远。

曾经有记者问过汪涵一个刁钻的问题:“你觉得何炅和你,谁才是湖南台的一哥?”现场一片哗然,这问题可不好回答。正面回答容易得罪人,沉默又显得遮遮掩掩。怎么回答才能两全其美呢?汪涵说道:“当然是何炅是一哥,我是何炅的大哥。”看似简单,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,既难树敌,还拉近了两个人的关系。网友纷纷点赞,汪涵真的太会说话了。就连何炅本人,也在事后发微博赞扬了汪涵的回答。
在职场上,不会说话,会拖自己人生的后腿。30多岁的孟溪,因为情商低不太会讲话,进公司都3年了,工资还和刚进来一样。她自己不善言辞,每次开会几乎不发言。就算被点名,也是两句话就结束了,完全没有存在感。相反,招来不到半年的新同事,因为懂得如何和领导、同事沟通,做事仔细有条理,大家对她印象都很好,现在已经开始被领导安排一些重要的事情来做了,再下一步,就开始要升值加薪了,而自己却还在原地打转。这种体验,可能不少人会觉得太扎心了!明明自己很努力,做了很多事情,能力也不错,就因自己不太会说话,结果升职加薪就与自己无缘。
但现实就是这样。没有谁有义务透过你平凡的皮囊来了解你美好的灵魂,酒香也怕巷子深,你的真才实学,除了默默努力,还需要通过说话艺术表现出来。扎克伯格就曾经感叹:Facebook 里面有太多优秀的思想因为不善言谈而被埋没。马云也曾说过:成功靠的是高情商,这个世界上会做事的人很多,但会说话的人却太少。
公子今天给大家分享三个非常有用、但是常常被人忽略的小技巧,它们可以帮大家提高自己的说话逻辑,提升自己的职场说话艺术。
日常生活中,我们可以随意组织语言,可以旁敲侧击,可以用大量的话语去表述一个意思,但是在职场中,这些情况都要避免。在你跟别人沟通之前,可以想一想:我需要向他传达哪些信息点?如何才能最简练、最有效地把这些信息点传达出来,尽可能降低对方的接收成本?在这个基础上,再尽量减少冗余信息,提高信息浓度,用最精准的语言,把信息点表述出来。不要考虑过多的修饰、铺垫,这些只会增加对方的理解成本。你要做的是,让对方能够立刻意识到:你要传达一个什么信息,这个信息的内容是什么。这里面,最常用的一个技巧,就是要点法。

2. 倒推法
职场沟通中,最容易发生的一个问题,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说话,而没有考虑,对方想听到的内容是什么。例如:当老板问你「某个事情搞定了没有」的时候,很多人第一反应,也许是脱口而出:「我做了很多努力。我跑了十几个地方,花了多少多少时间,见了多少多少人……」这就是一种非常低级的错误:为自己辩解。老板最想知道的,并不是你做了哪些努力,也不是你有多么辛苦,而是:任务有没有完成?为什么没有?什么时候能完成?你为之所做的努力,应该放在后面再说。一个合格的老板,是绝不会不了解详情,就随意责骂下属的。所以,当我们进行汇报时,可以遵循这个简单的方法:倒推法。

3. 两面法
大家应该听过「电梯30秒」理论:假如你和老板(或者客户),在电梯里相遇了。你应该如何利用这短短的30秒,把你的方案(或者产品)推销给他?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场景。当然,未必是电梯,办公室也有可能。重点是,绝大多数时候,老板和客户都非常忙。如果你不能用最短的时间抓住他的注意力,将你想表达的内容传达给他,也许你就会失去机会。那么,如何在尽量短的时间内,将你的方案讲清楚呢?

大家可以尝试这个「两面法」。关于如何让自己在职场变得“会说话”,大家可以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慢慢去摸索与总结,只要大家能时刻记住语言表达的重要性,付出时间去实践、提升,相信必定能为自己开辟一条更宽阔的职场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