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大家好,我是砚池公子!
当面夸我靓仔,背后却嘲讽我是屌丝。这样两面三刀的,正是小米的一名高管。
11月21日,小米集团清河大学副校长王嵋在2020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会——中国领先企业人才发展论坛上表示,小米认为未来的天下,得屌丝者得天下,得年轻人得天下。该言论随即引发热议与吐槽。
有网友当即表示:“作为一个小米用户,看到这样的言论真的很不舒服。本来我们是识货的,懂得小米在同价格区间里是性能最好的,不花冤枉钱。现在看到企业高管这样说,有点怀疑这个品牌到底是在做性价比还是只想做廉价了。”
米粉们更是非常难过:“八年了,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米粉。外人骂我们是屌丝,我忍住不哭。没想到自己一直喜爱的品牌官方也觉得我们是屌丝。”
一句“得屌丝者得天下”的出格言论,瞬间把小米好不容易累积起来的高端形象尽数全毁。
仿佛,小米只配做屌丝经济,赚屌丝的钱。更要命的是,赚屌丝的钱,还打心眼里看不起屌丝。
有网友总结王嵋的这番言论:高管说这种话,既贬低了小米的年轻人客户群体,又赶跑了小米的中年有钱要面子的客户群体,还拉低了小米品牌的档次,还给了同行打击小米的话柄,真是太绝了。
可不是嘛,就因为这番随口而出的言论,这位高管给小米和自己带来的损失,可真不小。
1
祸从口出!说出格言论,遭飞来横祸
小米高管的这番言论,在网上不断发酵扩散后,为了平息舆论的怒火,小米公司不得不为此进行道歉:
该言论是个人不当言论,不代表公司态度,也未经公司审核,公司批准王嵋的请辞,并将继续加强内部管理,坚决维护用户利益和公司品牌声誉。

王嵋本人,在主动请辞的同时,也公开进行了书面道歉:

同时,作为上市公司,股市也对小米的这一负面,及时地给予了敏感的反馈:
截止11月25日收盘,小米股价跌3.68%,报26.15元/股。
可见,随口说出“得屌丝者得天下”这几字,不仅是公司,还是个人,都付出了一定昂贵的代价。
这种昂贵的代价,本来是可以避免的。如果自己能够谦卑一点,谨慎一点的话。
林清玄曾说过:唯有谦卑,才配得上你过人的智慧。
但很多人,却因为自己不合时宜的乱说话,而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受到了污染,也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。
2
越身处高位,责任越大,越应该谨言慎行
我们平时看到我国的一些高级官员,在出席一些国际性会议,或对国家相关议题进行阐述时,总是温文尔雅,侃侃而谈。
似乎没有掺入过多个人情绪在里面。
为什么这样呢?因为越身处高位,责任越大,越应谨言慎行。
你是一介平民,你的言行举止更多的是代表你自己,而如果你是国家的高级官员,或企业的高级管理者,那你的言行举止,就是更多的会代表国家,或者企业的形象。
在今年3月份,当时正值中国正处在新冠疫情攻坚的关键时刻,为了防控疫情的需要,我们多数人都选择了居家隔离,尽量减少外出。
然而,拜耳中国的一名华人女高管却不愿隔离14天,强行外出跑步。
当社区防疫人员对其劝阻时,该女子不但不听劝告,还大喊“救命骚扰”。
此事件在网上被曝光后,瞬间就引爆了舆论的怒火。
我们不需要这样野蛮的文明人,拜耳药业,请滚出中国!
对于这样殃及公司的行为,拜耳中国公司第一时间就对该员工做出了开除的处罚。
所以,别以为自己在公司有着多举足轻重的地位,跟公司核心的品牌利益相比,你根本不值得一提,随时都可能把你清除出局。
作为企业管理层,在言语上的标新立异,固然可以给自己带来声名鹊起的影响力,但如果过头了,玩飘了,舆论的风向也会瞬间转向,最终自食苦果。
7月10日,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印发问责通报,对通信小组负责人程成进行处罚。
原来,他7月10日在微信群发表不当言论,说科创板满场子都是镰刀,没有韭菜。

虽然从专业上看,他作为国信证券TMT组组长、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,说出“科创板满场子都是镰刀,没有韭菜”这样的言论,可能存在自己专业水平的分析。
但正因为他首席分析师这样的专家身份,他给舆论带来的误导作用也更大,对公司和国家金融发展造成的伤害,也更大。
所以,在言论自由方面,任何人都是存在底线原则的,任何人也都需要对自己所说的话、所做的事,负责任。
3
把人三六九等是为了更好服务,而不是为了嘲讽
对于小米高管说出的“得屌丝者得天下”不当言论,有网友表示:
人力资源大会说出这种话不意外,因为人力资源擅长把人分为三六九等。
一股浓浓的黑人力资源从业者的味道在里面。
为此,我觉得很有必要跟大家聊聊“人力资源擅长把人分为三六九等”这件事。
没错,人力资源从业者在招聘、人员素质测评、绩效考核的时候,确实A、B、C、D地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。
但其目的,却不是为了制造了人与人之间的高低尊卑,相反,这样做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地服务好员工,为企业创造价值。
对于企业来说,最可怕的就是吃大锅饭,员工之间一视同仁,这样无疑是挫伤优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。
既然努力、不努力,我得到的酬劳都是一样的,那我干吗还要做奋斗逼呢?
所以,人力资源从业者把员工分为三六九等,对企业和员工本身来说,都是很有必要的。
但这也仅是一个好的开端而已。
如果人力资源从业者划分三六九等的依据缺乏公平性、动态性,显然无法达到激发员工积极性、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效果。
不患寡而患不均,当员工的努力付出,得不到公司客观公平的回报时,他往往也就变的消极松懈起来。
相应,那些处在高等级的员工,当他发现公司的员工等级体系已趋于固化,自己不怎么努力,也照样可以获得不错回报时,那他也可能会选择混日子。
甚至,这些处在高等级的员工还会萌生高高在上的优越感,而选择嘲讽那些低等级的员工。

广而告之

联系教务老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