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就是笑果脱口秀”
池子还是发扬了自己一贯怼天怼地的“暴怒气质”。
事情经过是这样的:池子先是发了条微博,晒自己被踢出公司群的微信截图,并配以大段“哈哈哈”、“这就是笑果脱口秀”等意味深长的嘲讽,并艾特公司CEO,正式在公众平台掀开手撕老东家的大幕。


尽管被撕的血淋淋,但笑果文化CEO贺晓曦表现的却很理性。1月10日一早,其微博发表了公司声明,声明中称,“近日我司旗下艺人王越池(池子)提出解约诉求,我司正寻求与其进行法律层面的协商。出于对艺人的保护,暂不对此事发表其他评论。”
一时间,群情滚烫!有网友就猜测,看到池子这么开撕东家,作为笑果文化股东之一、挖掘池子的伯乐李诞,却没有公开就此事声援两句,是不是他两也早已心生嫌隙了?
但对于和李诞的私人关系,池子很快发文还晒出聊天截图,称自己和李诞的关系没有什么变化,李诞在他那里一直都是蛋哥而不是什么蛋总。


只有李诞能管的住他?果真如此的话,公司其他同事都跟他沟通不了,真不敢想象,公司要因他而浪费多少沟通成本?即使李诞跟他关系再铁,估计也会心生不少怨言吧?
如果整个事情不是炒作,那关于之前,他在网上怼过的“质疑汪苏泷假吹”、“开撕吴亦凡”,以及《吐槽大会》上的抛梗无数,也都是真性情出境啦!“暴躁95后”的人设标签也就不是有意包装出来的!
如果你也摊上个这样的95后员工,你有对付他们的招数吗?
马云说的两个离职原因,95后只看一个
2018年,LinkedIn领英发布的《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》报告显示,在“第一份工作在职时间”方面,区别于70后(4年半)、80后(3年半)、90后(19个月),95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在职7个月就会选择辞职。
在95后的字典里,别指望他们相信“996是福报”的说法,干工作全凭佛系,从不吃你以过来人身份说教他们这套,所以离职理由也都是神一般的莫名其妙。
“天太冷了,起不来”
“和老板星座不合”
“挤不上地铁”
“要去一趟西藏,给青春画个句号”
“办公室椅子不舒服”
......
是不是有种要吐血的冲动?公子觉得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轨迹,如果你能挖掘出95后身上所潜在的时代印记,那你明白今日之95后为啥会如此这般行事张扬。

阿里巴巴前CEO卫哲在谈及95后和85后有什么区别时,他认为有三点:
首先,85后属于温饱1.0时代的人,而95后则属于小康1.0时代。
像美国二战后的婴儿潮,中国台湾地区的80后,都属于小康1.0时代。他们都没有经历过时代的巨变,不会有要翻身改变自己命运的急迫感,所以不会像85后那样“苦大仇深”,马云说996是福报,自己也感同身受。
相反,这些95后“苦大”的不多,倒是“仇深”的比较多。你若是从过上人上人的生活的角度来解释工作的意义,他们可能会无动于衷的一脸diss:要是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,哪里还有幸福可言?
其次,85后属于独生子女1.0时代,95后属于独生子女2.0时代。
95后的人生字典里没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,也没有叔叔阿姨舅舅伯伯,95后将拥有人类有史以来,空前的、最强劲的个人资产表。
如果一个95后爸爸妈妈有房子,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有房子,结婚后他们将继承6套房子,没有按揭的纯资产。
所以,为了房子首付拼命工作,这对很多95后来说,根本不存在。
第三个,85后是互联网原住民,95后是移动互联网原住民。
所以,85后追求的是性价比,好用比好玩重要;而95后则不一样,好用是必须的,好玩更重要。职场上的85后,我们给他搞培训、加薪、晋升、股权,他们很受用;但95后,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,我不想管人,也不愿意被人管,我要做的开心。
所以对于95后,公司让你变有用并没有很大的吸引力,公司好玩才更重要。很多年轻华人从Google跳槽到Facebook,仅仅因为他们的午餐更好吃。
85后是干一行爱一行,95后是爱一行才会干好一行。
如果老板超有魅力,95后可能3个月不拿工资也会跟着干,关键在于他们信不信、爱不爱这件事。因为他们没有生存压力,没有为生存而奋斗的动力,所以好用不起作用。
所以,在你看来,95后行事张扬,动不动就离职,一言不合就怼天怼地怼领导,那都是因为工作之于他们,喜欢才是最重要的,若干的开心,即便007也在所不惜,若干的不开心,百万年薪也留不住。
所以,马云说的两个离职原因:一钱没给到位,二干的不开心,更多是针对85后,95后只看干的开不开心。

就像池子,他的离职没有顾虑太多实际物质利益,更多是因为在他看来,公司的所作所为已违背了脱口秀的内核,让他干的超级不开心。
所以,他就选择骂骂咧咧的走了,而不是留下来与之妥协。
对付“暴躁95后”,你有招儿吗?
像池子这样的95后,离职没想过跟前东家好聚好散,说不定哪天就又江湖再见了,而是选择一怼到底,所以他们做人,更看重的是要让自己痛快,谁让他不痛快,他就直接怼回去。
遇到这样的95后,你说他自私也罢,不成熟也罢,反正他们自有一套他们自己的行事逻辑。只有你主动走入他们的世界,尝试着去理解、包容、接纳他们,你才有可能与他们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关系。

在职场中,要想与那些“暴躁95后”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关系,公子建议可从以下4点做起:
1、别说95后不行,你要学会发现他们的优点
《猎场》中很经典的台词:经验丰富的领导们,长辈们都表示,在他们的一生中,从未遇到过像眼前的这代年轻人一样,自私,无礼和只会享乐。
注意,这句话不是今天说的,而是在1911年,大西洋月刊上的一封信,102年过去了,一代又一代的人都认为,下一代的年轻人不如自己,可社会的发展证明,一代确比一代强。
所以,作为他们的前辈,你别再抱着“垮掉的一代”的固有成见去看待95后,相反,你应该去正视他们身上存在的与我们相冲突的那些优点。
比如,他们行事张扬,语言表达直接,对权威质疑,热爱追求兴趣和自我价值的实现,这些都是他们的时代印记,但这并不影响工作的输出,相反,这些品质还能成为他们在职场上的独特优势。
2、要让95后服气,你要有专治不服的牛逼
在这些95后员工的眼里,老板也好管理者也好,都是分为两种人,一种傻逼,一种是牛逼。95后看老板,不是因为你是老板,他们就会怕你尊敬你。而是因为你真的是很牛逼的人,他们才会对你很尊敬。
因为他们喜欢质疑权威喜欢挑战,这是他们很鲜明的特点。所以,对待你手下的95后员工,你要展示你的才华,你的专业水平,你的各种社会资源与人际处理能力。你要用你的实际行动和影响力,来告诉95后们,你能做到他们望尘莫及的事。
95后员工很傲娇的,你要有专治这些傲娇的底气。只要你真的牛逼,你放心好了。哪怕你性格怪异,脾气暴躁,他们都能爱慕你接受你。
想想苹果的乔布斯,人家脾气个性也是臭,但是人家牛逼啊,跪舔他的员工多了去。
3、尊重95后的职业兴趣,他们才能全力以赴
一直以来,我们更多认为找工作是为了自己的生存,为了养家糊口。谁谈兴趣爱好来找工作,谁是被当街示众的。
而95后们则没有这些生存顾虑,因为他们在更好的社会环境里长大,经济的优越性决定了他们更有条件去选择自己的兴趣。
对不喜欢不感兴趣的工作,对被家人逼迫安排的工作,对不喜欢的同事和领导,他们会敷衍,会随意的糊弄过去。而对他们喜欢的工作,喜欢的事业。你可以看到他们瞬间成了拼命三郎,夜夜通宵也要做好。
所以,建议在招聘时,就要先确定,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工作。只要他喜欢,你的工作考核他都会全力完成。在公司内,你可以制定轮岗制度,让新人们在各个岗位和部门工作体验,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确定自己的兴趣方向。
4、有话直说,不兜圈子
95后们大多说话直截了当,不喜欢隐藏个人情绪,也不屑于搞什么职场政治。你要总是文绉绉的搞文艺暗示,做委婉抒情,可别怪我没提醒你,这是你自己在给自己念经。他们比较难受的是,自己的老板和上司有话不说,什么都靠他们自己猜。
95后们喜欢的上级和老板是这样的人,办事说话直截了当,有事说事,不拖泥带水,不旁敲侧击。有什么问题直接指出,让他们马上改正,这样他们会觉得你是真心对他们。而不是看着他们出洋相,让他们丢面子。
如果你的95后手下,说你是逗比老板,傻逼老板啦。你也不要躲在墙角里挥泪磨刀子,因为他们就是这么想的也这么说的。如果不当面说,背后一样说你是个傻逼老板。
所以什么阿谀奉承啦,什么厚黑学啦都别搞,他们会觉得这很傻。你的重点是,把事情简单化,让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工作上。平时做事做人直截了当,公司的效率才会更高。
有时候,不是你的95后下属难搞,而是你在瞎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