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大家好,关于2020年同等学力全国统考的时间,国家已正式定于11月1日举办,屈指算来,已不到100天的时间了。那为了考出理想的成绩,我们在接下来的冲刺阶段该如何备考呢?
中国人民大学HR同等学力申硕(广州班)17级的常翘楚同学,她在2019年同等学力全国统考工商管理综合科目中,曾取得了99高分的优异成绩。
现在,她将整个备考过程中的一些重点经验,悉数分享如下,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备考启示和建议。
作者介绍
常翘楚
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7级高级研修班在读,10年人力资源工作实践与探索,从人才培养到HRBP,一直在路上。
统考总体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,如果希望稳当点、一把过的话,就还是要多付出时间。
但像我们这样在职读学位的同学,工作生活上的事情也比较多,一方面没有大片的时间来复习,另一方面记性可能不像读书时候那么好了。所以我当时的策略就是——尽早开始,给自己留足够的时间,展开几轮复习,克服遗忘曲线。
我当时复习的计划是制定了3个周期,因为一般是5月20号考试,所以我按照3月份读《考试大纲》、4月份背重点内容、5月做真题的方式进行的。(今年统考时间推迟到11月1日,所以我们对照时间就应该是8、9、10三个月)
1
3月阅读《考试大纲》
阅读考试大纲的目的,是为了让自己对于4门课程的基础内容和结构有所熟悉,一方面为4月份背重点打好基础,因为自己内心有框架的话,对于简答题、论述题的内容进行记忆时,就可以按图索骥,避免“硬记”,避免看到类似的题目时记混了。
另一方面,可以对《大纲》上一些犄角旮旯的内容有点印象,因为考试的多选题会考一些“非重点”的内容,而多选题经常是我们的易错点、失分点。
阅读考试大纲的小方法:
1、规划好时间,如果1个月内要读完的话,前面3周完成一遍基础阅读,最后一周再重复泛读一次(巩固记忆),那就要根据《大纲》的篇幅,分解到前面3周,每周读1/3。
然后可以预计一下自己每周大概有哪些时间是可以用来复习的,再次分解。我记得我当时是每周工作日里面抽2个晚上,每次1.5-2小时,周末里再抽3小时,所以要把本周的阅读内容分解到这3次内完成。
2、每次读新的内容前,把上次一阅读的内容再快速回顾一次,建立起上下联系的知识网。
3、留出最后一周的时间重复泛读一次,毕竟大纲那么厚,像我这种记性差的,如果不整体回顾一下的话,读完最后一页,基本也把前面的内容都忘光了。

2
4-5月初背诵重点内容
重点内容从哪来?往年学长学姐共享的复习材料中都有培训机构给的重点串讲资料,如果没有的话,自己到百度文库里也可以搜到往年的考点、重点资料,我记得我当时就搜了一些05年左右的资料,不用担心内容会过时,因为《大纲》是不会轻易有大的变动的。
只是有些串讲资料上面只有考点的内容框架,该考点之下具体的答案,可能还需要我们自己再去整理搜集。
背诵的进程一样要制定计划,方法与阅读《大纲》的计划类似,但这一部分就不像阅读那么轻松了。如果记忆力不好的同学,可能要计划2轮的背诵,我当时就是背了一点以后发现很快会忘记,所以就增加了1轮背诵的计划,基本上到了5月初才完成2轮背诵。
具体记忆的小技巧,一个是结合前一轮阅读《大纲》搭建的框架,提纲挈领地背,可以自己画一下思维导图;另一个就是结合我们自己在工作实际中的例子,理解性地记忆。
3
5月做真题
做真题的方式有2类,一类是模拟做一套完整的真题,测试自己做题的速度,之前也有师兄师姐反馈时间较紧,做不完一套题。所以要模拟2-3遍,合理安排自己的做题时间。
另一类就是专攻《财务管理》的计算题,上课时老师说过一般有4个计算题考点,我们可以在对公式理解透彻的基础上,专攻这些计算题,灵活掌握公式,同时纠正自己的一些易错点。
我当时是买了一本《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统一考试真题解析》,针对其中考计算题的章节下面的试题都做了一遍。

小结:总体来说,制定一个清晰的复习计划是很重要的,可以促使自己有效推进复习安排。当然,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,具体的学习计划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制定。
我自己的特点,一个是记忆力不好,需要反复巩固,另一个是不喜欢熬夜和考前突击,而且希望自己准备充分点,一次就过。
所以就制定了上面这种长周期、分阶段的复习计划,整个过程不徐不疾,不会把自己搞得很累。但身边也有同学属于突击型选手,从5月份开始复习,考前熬几个大夜,最终也考过了。
所以没有最好的方法,只有最适合自己的。
最后祝大家都考试顺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