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的标题是在活动的时候想到的,为什么起这样的名字,跟前几天的棒球活动密不可分。
第一次参加棒球活动,教练在讲规则的时候,脑袋一片浆糊,很多专业用语,一垒二垒,Out来out去,进攻方防守方,当时的我是这样的:
后来在多方的讲解以及我较强的学习能力之下,我是这样的,没问题稳赢的。
我所在的英豪666组,在我们“讲理”组长的带领下,制定了正确的集体作战方针,加上各队员优秀的作战能力,稳居亚军宝座(其实一共三组)
球的始发点一直是在本垒,终点在哪里,就很难讲了(vuca时代下的不确定性有没有)。我们比赛的时候是三次击球的机会,如果三次都没在规则内击出球,那恭喜你,可以先下台来专心看比赛了;
但是如果,欸,不小心把球击中了,就有机会赢得满场奔跑的礼包一份,能不能跑完全场,要看队友击球技术,防守方防守技术,还有自己的判断奔跑等,简单一点的话其实主要看球在谁手里。
和自己赛跑,在这场棒球活动中,体现在以下几个地方:
1、本垒击球时
作为业余玩家,教练说能把球打中就算可以了,这是啥要求嘛?
不要求标准动作,棒子的高低,球击出去的弧度,只要不打到人击中球即可,可以说是很低的要求了;但是依然做不到或者说做不好是因为什么呢?
在我自己连失三球后,我在想,可能是我太想赢了,太想证明我可以,以至于出现这样的结局。但是在练习的时候表现是可以击中球的,(说到这个突然想起来教练说给种子选手寄球来着,手动@华老师)
后来我想了想,有句老话叫做欲速则不达;跳出来看工作学习或者生活,思想能不能超越自己想表现/想证明自己的欲望,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动上能不能做到踏实不浮躁。

2、跑垒的时候
从一垒跑至另一垒的过程中,其实是有很大的风险的,可能是某一垒被截胡,但也有可能全军覆没;审时度势之后,要么原地不动,要么使劲往前奔跑;一旦决定向前,那便要用尽最大的努力冲向下一个垒;
就好像我们在制定好了一个又一个目标之后,是不是真的朝着这个目标在前进,垒就是目标,跑的过程就是不断靠近目标的过程;
如果将棒球场放大100倍,我是不是还能像小场地一样坚持下来,会不会中间想停下来,甚至想放弃?

想到这里,我突然间更加坚定了人资的方向,以及对报读人大正确决策的感叹!如果你现在报名,我以第四组组长的身份,纳你~
看到这里你可能一惊,没错了,这是一篇广告,欢迎加入人大。

作者介绍
罗文娟
中国人民大学19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修班(广州)四组组长。人生座右铭:不想成为健身教练的培训人不是优秀的HR。
报读提醒
中国人民大学19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广州研修班定于11月2日-3日正式开课,目前还仅剩少量报读名额,欢迎咨询报读!

课程推荐
对本次19级的素质拓展活动,您感受如何?接下来广州教学中心的活动,你有何建议?请在评论区分享出来。
点赞数排名第一的粉丝,我们将赠送中国人民大学石伟教授11月2日-3日讲授的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》课程,“免费试听半天”的听课名额,并获得石伟教授现场解答的机会。
